《魂斷威尼斯》維斯康提

 電影《魂斷威尼斯》是維斯康提一九七一年的作品,而他在一九七四年去世。維斯康提是一個很不一樣的導演,是一個越老越精彩的導演,他出生於一九零零年,是義大利最早的新寫實主義導演,在早期一九四零年他崛起後,建立了他在義大利影壇的地位,到了一九六零年,他發展出自己的美學觀,包含鏡頭美學,就這樣慢慢爬向高峰。他的作品有, 一九六零年的《浩氣蓋山河》、早期一九五零年最有名的《洛可兄弟》,和一九六八年他突然想要拍的文學名著卡謬的《異鄉人》,要將這本小說改拍成電影讓很多人不知所措,結果電影一敗塗地,票房、評價都很差,他也就沈寂了一陣子。一九七零年,他又突然宣布要拍托瑪斯.曼的中篇小說《魂斷威尼斯》,這消息引起影壇的震撼,第一、因為維斯康提在當時,已經是舉世聞名的導演,第二、托瑪斯.曼的東西在過去很少有人去動過腦筋,有一部改編自托瑪斯.曼第一本小說《布頓柏魯克世家》的電影就拍的很失敗,所以他要拍《魂斷威尼斯》的事,在世界影壇、文壇都是很盛大的事情,因為大家都想要知道他會怎麼拍。一九七一年電影上映後,得到很大的讚賞,票房也非常好,這部電影之所以成功是因為,第一、他找狄鮑嘉來演主角,第二、電影是英文發音,《魂斷威尼斯》的原著是德文,水都威尼斯則是在義大利,但如果你到了威尼斯,你會發現他們的共通語言不是德文也不是義大利文,是英文,所以維斯康提的做法是正確的。這部電影概括來講就是維斯康提的電影美學觀完美呈現,他的美學觀有兩個層次,一個是影壇上少有高品味場景的藝術觀念,像是對於宮殿還有高級豪華美工的要求,第二個是悲觀的美學觀,這點表現在原著作者托瑪斯.曼對於美的追求還有對於同性愛的追求。

《魂斷威尼斯》與義大利

 在原著中是描寫一個作家奧森巴哈,有一天他在散步的時候,突然激起了一個去威尼斯旅行的念頭,小說開始就告訴大家去威尼斯不能坐火車,坐火車到威尼斯就好比進入一座宮殿是從後門進去,所以到威尼斯一定要搭船,從外海進來。托瑪斯.曼描寫五十幾歲的奧森巴哈坐火車到義大利北部邊界的火車站,之後搭船從亞得利亞海進入威尼斯,感覺非常壯闊,進去之後是一個淺灘,就是聖馬可廣場,原著的描寫相當精彩。其實義大利是所有歐洲作家的最愛,像歌德也寫了一本《義大利遊記》,《紅與黑》的作家斯湯達爾也非常喜愛義大利,中國作家徐志摩也是其中之一。直接將威尼斯寫入作品的,除了托瑪斯.曼之外,最有名的就是亨利.詹姆斯,亨利.詹姆斯是美國人,他最常住的地方是英國,但他多次旅遊的地方,甚至寫進小說裡最多的地方就是義大利,他最知名的小說《一位女士的畫像》就是在威尼斯完成的,他晚年時最有名的小說叫《鴿子的翅膀》,故事背景發生在英國倫敦跟威尼斯,內容描寫一個得了絕症的美國年輕女富豪,去英國時愛上了英國的記者,記者有一個女朋友,女朋友跟女富豪也很好,後來知道女富豪愛上了她的男友,竟想辦法要湊和他們,希望女富豪在死之前能了卻心願,女富豪招待他們去威尼斯旅遊,最後女富豪跟記者結婚,心願完成後就死去了,遺產全部留給了記者。亨利.詹姆斯把這本小說寫的很棒,他在生前也有個要好且很欣賞他的作品的紅粉知己,在亨利.詹姆斯40幾歲以後親密的來往十幾年,但其實亨利.詹姆斯是個同志,在他50幾歲的時候,接到一個消息,他的紅粉知己在威尼斯跳樓自殺死掉了,當下他非常痛心,馬上從英國到威尼斯去幫她處理後事,所以《鴿子的翅膀》是紀念他在威尼斯跳樓自殺的紅粉知己。

馬勒的《魂斷威尼斯》

 電影將原著奧森巴哈的作家角色改成音樂家,這部改編自文學名著的電影最漂亮的地方也在於此。這個音樂家角色是以一位奧地利的音樂家馬勒為背景,馬勒五十幾歲就過世了,生前也是托瑪斯.曼很要好的朋友,馬勒最有名的就是他的交響曲,其中最好聽的有兩個,一個是第三號,另一個是第五號,電影的開場跟結尾就是馬勒第五號交響曲的第三樂章。電影裡大概有六個有關馬勒生平片段的導序,這六個導序可以分成兩個方面來看,一個是美學的辯論,就是馬勒與他的好友,另一個是他的情感生活,包括他與太太美滿的婚姻生活,和最後女兒死後悲哀的晚年生活,以及他的音樂被喝道采的情況,這些都穿插在主角在水都威尼斯時,用以表現內心的反應。這些有關馬勒的導序片段都穿插的非常得體,而這部電影顯然變成一部「馬勒的《魂斷威尼斯》」。劇本如此安排就與原著有所區分,不像原著只是單純的敘述五十幾歲的作家到威尼斯,看到了一個美女,在霍亂爆發時沒有離開,而死在威尼斯,如果以此拍成電影就有點單薄。

維斯康提的美學風格

 從電影看到主角進入威尼斯的景象,一個曙光、晨曦微露的早晨,船慢慢地駛進來,與原著一樣,由海陸進入威尼斯,然後看到一個氣勢磅礡的聖馬可廣場,一個威尼斯宮殿的正門。原著中,托瑪斯.曼以他優秀的文筆描寫男主角和美少年之間的互動關係,並含有非常雄厚的心理學成份。在電影裡看到的則是,主角像一個高中生在追女生一樣,尾隨跟蹤,丟情書給他,或如影隨形跟在旁邊,從電影的角度看來是很精彩,而且沒有一個導演能像維斯康提在拍威尼斯那樣拍一個城市,每一個地方都捉摸到淋漓盡致,還包括威尼斯當地生活的風貌。這裡與「美學方向」有很大的關係,除了把小說中作家改成音樂家是維斯康提的美學方向之一外,另外就是他的美術和鏡頭美學。美術部份,除了電影中那一片大海灘是在威尼斯取景,其它場景全都是在羅馬片場的搭景,包括旅館房間,特別是裡面的大廳,以及演員的服裝全都是一九一二年代歐洲貴族社會的服飾,電影裡的道具和場景陳設。上述的部分都非常花錢,所以電影故事雖然簡單,其實卻非常花錢。

維斯康提的鏡頭美學

 電影裡幾乎都是以 zoom in(鏡頭拉近)和 zoom out(鏡頭拉遠)的運鏡方式來表現兩人之間的互動,其中有兩個場景很精彩,一個是奧森巴哈到了旅館,將東西安頓好之後,到旅館大廳的場景,鏡頭開始是先拍樂隊演奏著義大利民謠,然後以 pan(搖鏡,攝影機位置固定,鏡頭擺動)的方式跟拍主角下樓,在人來人往的大廳裡走動,最後拿起報紙坐下,鏡頭在這開始  zoom out,然後切成主角的臉部特寫,再切成主角的主觀鏡頭,巡視波蘭美少年的家人,他母親還有他三個姊妹和女教師,鏡頭最後停在美少年的身上,又切回男主角的胸上景,再切回美少年,在此場景中導演不斷作這一反覆切換,漸層地表現出主角對美少年的慾望,並牽起兩者的關係。這也是維斯康提最膾炙人口的鏡頭美學,在此展露無遺。他晚年有一部遺作叫《無辜的人》,也是他最後最精彩的傑作,尤其在鏡頭美學方面更是講究,而且非常有味道。另外一個場景是霍亂爆發之後,主角尾隨美少年一家人來到運河的橋上,因為主角與美少年一家人站在不同的橋上,所以經由鏡頭拍攝有前後層次感,再以z oom inzoom out 的方式來推展人物的動作,這是經過非常嚴密的設計之後,所呈現出來的視覺美感。

《魂斷威尼斯》的同性愛戀

 在我讀過幾本托瑪斯.曼的傳記還有日記之後,發現他原來是個同性戀,他有一本中篇小說叫《托尼歐克列格》,是講一個初中同性戀的故事,還有《布頓柏魯克世家》,最後家族第四代的小孩也是有同性戀傾向。原本以為這只是托瑪斯.曼對於美的捕捉和追求,後來發現托瑪斯.曼根本就是把他戀童癖的慾望寄托在作品裡,他還有多篇描寫他對青少年的迷戀和欣賞的日記,所以他在三十七歲寫的《魂斷威尼斯》,根本就是他的心靈自傳。電影裡,主角跟他的朋友爭辯美的問題時,主角說:「美一定要透過感官去感覺。」,他朋友則認為美應該要用精神去感覺,雙方就此辯論起來。所以推測在托瑪斯.曼的世界裡,他所追求的是一種精神之美,如同對同性的一種迷戀一種愛好,所以主角在旅館大廳第一眼看到那個美少年時,就像被電到一樣開始迷戀這個對象,而之後的一場霍亂更加突顯主角對美少年的迷戀。男主角在霍亂爆發時是可以離開的,但因行李送錯地方,就決定不走了,其實不走正好讓他稱心如意,因為他一直在掙扎著要不要離開,行李送錯地方讓他有理由留下,繼續看著他心目中所期盼的對象,這是顯而易見的同性戀傾向,當然,也有人說男主角對於美少年的迷戀是喪女之痛的一種彌補心理。我們回頭來看托瑪斯.曼對同性之愛的企圖,頻頻利用青少年之美來吸引中年男性,青少年之所以會對中年男性有吸引力有幾個可能,第一、中年男性的雄性荷爾蒙慢慢減少,相對地對同性之愛也漸漸地不排斥,第二、也可能是一種補償作用,如電影中男主角的女兒的亡逝,或者年幼時沒有兄弟姊妹,需要利用青少年的美來襯托失去的童年,皆有可能,當然這都是心理學上的問題。所以在《魂斷威尼斯》我們可以明顯地感受到對美的一種追逐之外,現在更可以大膽的加以證明的確是有同性戀傾向。

維斯康提的悲觀主義

 另外在維斯康提電影的美學基調中一個很重要的美學方向-悲觀主義,我們回顧他早期的電影《洛可兄弟》,敘述的是義大利在一九五零年代從南部農村社會到北部的工業城市發展的過程中,洛可家四兄弟的發展過程,電影最後以悲劇收場。《魂斷威尼斯》在本質上來講,他所抱定的不僅是藝術美學中頹廢之美,還能從一九一二年的威尼斯看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歐洲的整個氣氛,整個頹廢的氛圍,事實上他是以悲觀主義去營造這樣的氣氛,所以當主角留在霍亂籠罩的威尼斯時,即是一種悲觀傾向。有人說愛是可以殺人的,陷入愛情的人是非常心甘情願被愛殺死,這些都描寫在表現歐洲痴情傳統的小說,像《少年維特的煩惱》、《紅與黑》,福樓拜的《情感教育》裡面青少年愛一個少婦的故事,還有像喬治桑的小說裡面,對於痴情的描寫,安德烈.紀德的《僞幣製造者》,這是在法國痴情傳統下所寫的。人們經常會把愛跟死掛鉤在一塊,像電影《金剛》,金剛最後在一棟大樓被槍炮射殺掉下來摔死了,而劇中的導演角色說:「金剛不是被槍炮射殺而死,牠是被美貌殺死的。」,換句話說牠是被愛情殺死的,我們看到牠死時還露出微微的笑容。回到電影,主角奧森巴哈是被霍亂殺死的嗎?當然不是,他也是被愛情殺死的,所以我認為他也是死的心甘情願,霍亂只不過是推波助瀾而已。像馬奎斯的《愛在瘟疫蔓延時》,他父親死後留下一本筆記,上面有一句話:「我這輩子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為愛情而死。」。《羅密歐與茱麗葉》不也是如此,因為他們發現了真愛,所以兩個人才決定自殺。其實莎士比亞是在歌頌愛情與死亡的關係,透過青少年來描寫愛情,再與死亡結合,所以當茱麗葉醒來發現羅密歐已經死了,她的第一個感覺是:「真好,我也可以跟著死了。」,羅密歐愛上茱麗葉時,他覺得自己已經發現此生摯愛,已經夠了,可以死去了。寫《愛與意志》的作者羅洛梅說過:「這是悲劇提供給我們最大的一個觀念。」,就是愛與死的觀念,所以奧森巴哈是來不及逃,才被霍亂殺死?或者是根本不想逃,因為他想看著「愛」?這是維斯康提的悲劇主義所隱隱表露的觀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沙鹿電影藝術館 的頭像
    沙鹿電影藝術館

    沙鹿電影藝術館

    沙鹿電影藝術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