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潮運動

 新浪潮運動,它是偶然產生出來的一個運動,是在一個因緣際會的情況下,幾個年輕人在安德烈.巴贊所創辦的《電影筆記》雜誌裡,宣揚新的電影觀念而產生的。這幾個年輕人裡,最有名的就是楚浮,也就是《四百擊》這部電影的導演,其他還有夏布洛、里維特、侯麥、高達等五人,他們在巴贊的電影雜誌裡,形成了一個新的團體,對電影提出新的觀念,他們除了寫理論、文章、影評之外,也能真正地拍出一部電影來。在過去影壇,包括好萊塢都覺得不可能有年輕人可以掌控一部電影的大局來拍電影,因為傳統的電影走的都是學徒制度,這衍生出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你永遠沒辦法創新,法國的電影業也面臨這樣的情況,很少有學徒出身到最後能變得有創意,或者有辦法展開新的局面,這樣的情況一直到一九五零年代的法國新浪潮運動,還有一九六零年代新好萊塢的萌芽,以及一九七零年代德國的新電影,才逐漸展開新電影的面貌。我們回顧這整個歷史潮流,發現一個事實就是這些電影改革運動的源頭都是來自法國新浪潮運動,所以就電影史來講,法國新浪潮運動是一個石破天驚的運動,雖然在當時不是那麼明顯,可是事後我們能發現到它深具影響力。

蒙太奇和寫實主義

 一九五零年代是電影歷史的分水嶺,一九五零年代之前是講故事的電影,傳統通俗的電影,傳統剪接手法的電影,換句話說,它就是「蒙太奇」的電影,可是到了一九五零年代法國新浪潮運動之後,電影展開了一個新的面貌,它是「反蒙太奇」的電影,也就是不剪接,不講故事,講人的感覺,還有它的拍攝手法也不同,像《四百擊》這部電影就展露了一個新的手法來拍攝,它不用搭景,完全以實景拍攝,因此楚浮說過一句話:「未來的電影將更像個人日記的告白。」

 一九一零年美國的格里菲斯發明了很多剪接技巧的電影,之後俄國的愛森斯坦接續發展出電影新的剪接觀念,創造出他偉大的蒙太奇理論。愛森斯坦是一個非常有西方文學修養的電影導演,他利用繪畫、詩、文學作品、小說和世界中國文字來支撐他的蒙太奇理論,其說明了電影是由於鏡頭跟鏡頭的銜接,才變成有敘述的功能,他並以此作為蒙太奇的概念,也是愛森斯坦最終的理論,他的電影《波坦金戰艦》成功地實踐了他的蒙太奇理論,也成為蒙太奇最經典代表性電影。在這之後的一九二零到一九五零年代之間,所有的電影都要經過細部的剪接,不斷的剪接交叉,才能形成一部電影,如果沒有這些東西的話,這部電影就沒有資格叫做電影,變成沒有蒙太奇就沒有電影,所以我們稱做蒙太奇至上的時代。

 一九五零年安德烈.巴贊創立《電影筆記》,並就此開始宣揚反蒙太奇,他們從一九四零年代的義大利電影來說明為什麼要反蒙太奇,第一個最有名的導演就是羅賽里尼,他是一個主張廢棄蒙太奇,運用長鏡頭拍攝的導演,是電影筆記的大師,還有法國的魯奇諾,和義大利的狄西嘉,這些導演是法國新浪潮運動的精神導師,他們除了主張拍反蒙太奇的電影,也強調刷新題材,這變成新浪潮運動裡的一個核心觀念,也是楚浮、侯麥這些導演日後拍電影的指標,這個反蒙太奇主張就叫做寫實主義理論。法國十九世紀的文學,像是司湯達爾《紅與黑》,和福樓拜《包法利夫人》,這兩本就是最標準典型的寫實主義作品,羅蘭巴特說過一句話,他說:「偉大的小說看的是文字的裝配,而不是看題材。」,納布可夫也講過,他說:「一本小說偉大與否,看的是文字展現的風格,其它偉大的概念和思想都是廢話。」,文學作品靠的是文字,文字展現的寫實效果也就是我們提倡的寫實主義理論。電影上的寫實主義理論,看的是影像的裝配功夫,而不是題材,而這些導演拍的電影,就是在實踐他們寫實主義理論的影像風格,其實風格指的就是長鏡頭拍攝,也就是不剪接,因為剪接破壞了畫面的現實感,所以從這些導演的電影都可以看到很多很精彩的長鏡頭拍攝,尤其這在楚浮的手上更是變成了一種利器,這種全新的電影語言的編制也是法國新浪潮運動裡一個最大的創新。

作者論

 楚浮在一九三二年出生,在那個年代,他們都是看美國電影長大的,美國電影從三零年代以來,就已經籠罩了整個歐洲的電影圈,特別是法國,其中有兩種電影法國人看的最多,一種是警匪片,另一種是西部片,他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還非常崇拜美國電影,但在一九四一年二戰期間希特勒侵入巴黎之後,美國電影就遭全面封鎖,直到一九四五年德國戰敗,退出巴黎之後,才又開始播放。因為過去受到美國電影的影響,所以當時的電影筆記就大幅度的推崇美國電影,重新回頭去看以前的美國電影,他們鎖定了幾個美國好萊塢大師級的作品,做全面性的研究,於是展開了一個新的觀念,叫做「作者論」,作者論有兩個方向,一個是創作,一個是批評,它主要是針對美國舊好萊塢的電影,將一些世界著名的導演分成好幾線,導演是一個場面調度者,他沒有寫劇本,也沒有參加後製作業,只有在現場指導演戲。他們認為看電影是看導演,而不是看製片、看演員,這也就是作者論所在推廣的觀念,楚浮就是新浪潮運動裡面最推崇作者論的一個,他曾經講過一句話,他說:「我寧可看一個好導演拍的壞電影,也不要看一個壞導演拍的好電影。」,這就是作者論的批評理論。

楚浮的禮讚

 《四百擊》在一九五九年參加坎城影展的時候,得到了最佳導演的大獎,裡面可以看到楚浮的電影有哪些要素是新浪潮運動所要標榜的理論和觀念。楚浮在電影裡經常禮讚三個對象,第一個就是小孩,他拍了很多兒童電影,像《四百擊》表面上是在講一個小孩做惡多端,其實他是在禮讚小孩,在心疼這個小孩,他還有一部電影叫《野孩子》,故事描寫一個在法國山區長大的十二歲小孩,被帶到文明的世界,從頭學習語言,學習文明的規矩,學習在世界上不是只有自己一個人,楚浮自己飾演男主角,運用各種方法馴服這個野孩子,讓他可以過著文明的生活,這也是對小孩的一種禮讚。他禮讚小孩最可愛的一部就是《零用錢》,整部電影全部都是小孩,裡面描寫小孩的世界和虐待小孩的事情,所以由楚浮這麼多以小孩為主角的電影可以看出他對於青少年、對於小孩都持有一種禮讚的姿態,他覺得小孩子是非常可愛的,即使他做惡多端,都是可愛的。

 第二個是禮讚電影,我們看到在《四百擊》裡他對《大國民》的仰慕,他還有一部知名的電影叫《日以作夜》,整部都在講拍電影的過程。他的電影經常會有很多地方涉及到其它電影,你可以從他的電影裡看出他這一段是模仿希區考克,還是模仿魯奇諾、狄西嘉,這幾位都是他喜愛崇拜的導演,他尤其受希區考克的影響最大,不但拍電影的手法模仿希區考克,連他所創作的人物的那種單純性都是模仿希區考克,因此有人就批評楚浮沒有創意,他的東西都是模仿別人,可是我們如果能夠模仿別人,再加以改造變成自己的東西,那有什麼不好呢?楚浮的《四百擊》能夠得到導演大獎,除了運用從前輩導演裡學到的東西外,有很大的因素是他鏡頭抓的很準,我們知道拍電影的時候,鏡頭的時間點是很重要的。

 第三個是禮讚女人,楚浮他很喜歡女人,他拍過《愛女人的男人》、《夏日之戀》、以及他去世前拍的《隔壁的女人》,這幾部都是在描寫女人的可愛。楚浮的電影在歌頌女人的時候,同時也在歌頌愛情,他後來拍的電影幾乎都在講痴情的故事,有時候是男的對女的痴情,有時候是女的對男的痴情,就像有一部電影叫《黑衣新娘》,裡面描寫一個女人結婚那一天,從教堂走出來,然後一棟大樓上有五個男人拿著槍在亂發射,其中一個男的不小心射殺到新郎,造成新郎死掉了,而這五個人就趕快逃跑,新娘看到一生最愛的男人莫名其妙被射殺了,於是就展開追查,最後鎖定這五個男人,用美色來誘惑他們,到最後這五個男人都被她殺掉了,另外還有《兩個英國女孩與歐陸》和《夏日之戀》,這兩部都是在描寫愛情的烏托邦,《夏日之戀》是描寫兩男一女有沒有可能和平共處,而《兩個英國女孩與歐陸》則是描寫兩女一男有沒有可能和平相處,也只有楚浮會拍出這種禮讚女人、禮讚愛情、禮讚電影、禮讚小孩的電影。

 要在電影裡展現兒童的意象是很不容易的拍法,印象最深、拍的最好的有兩部,一部是路易‧馬盧拍的《童年再見》,講的是二戰期間法國的小孩到猶太區的故事,拍的很有味道,另外一部是約翰‧鮑曼的《希望與榮耀》,也是講二戰期間德國攻打英國,每天都有德國的飛機來轟炸,而那些小孩就跑到防空洞躲飛機,這部電影把小孩拍的非常可愛。楚浮也拍了很多小孩子的意象,他的世界裡面的小孩都很早熟,有時候還有點自負的感覺,但最多的是在禮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沙鹿電影藝術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