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裂敘事 

 第一次看這部電影可能會有點亂,大家會發現從頭到尾通通都是意外事件,沒有一樣是照他們原來設定的方式演出,如果說我們看慣了傳統電影的人,比較沒辦法體會這電影的微妙之處。裡面牽涉到的是電影後設最精彩的一個策略,叫做斷裂序述,所謂斷裂序述就是說講話講到一半就斷了,每段中間會篩入一些可能有關可能無關的材料,但到最後還是會有相關點,把故事整個串聯起來。

 我們在敘事的時候也是一種斷裂,所謂的策略性斷裂有幾個作用,第一個就是懸疑,吊觀眾胃口,比如說《黑色追緝令》中約翰屈伏塔跟山繆傑克森二人去要錢,殺人之後突然就斷了,劇情也不交代。而第二個斷裂作用,就是讓敘事多樣化,因為過去的小說或電影都是按部就班,抬頭接中間到結尾,我們很少看到像這部片的混亂敘事。而片中運用時空的變換,是可能發生的,我們必須用新的眼光和新的思維來看這樣的敘事手法,也就是後現代主義的新表現方式。

後現代主義的不對稱美感

 就塔倫提諾來講,他最好的題材就是黑道,一種就是黑道黑吃黑,另外一種就是黑道尋仇,所以《追殺比爾》前面就是在講尋仇的故事,我們看塔倫提諾拍的就是這一類,而《黑色追緝令》在1994年時非常轟動,不僅得到坎城影展的最佳影片獎,也被大家公認是非常有創意的電影。

 為什麼會有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這觀念其實很簡單,如果從1980年代後有接觸西洋藝術作品就能大概知道什麼是後現代主義,它本身就是一種觀念,無法用一句話來解釋。我們知道1980年代是一個關鍵期,當時1985年之後,法國的總統密特朗,就請貝聿銘在羅浮宮庭院裡蓋了一個金字塔,這種突兀、不對勁視覺觀感,就是後現代主義強調的不協調與不對稱。

 好比過去我們在繪畫時,都會去注意搭配和畫面的工整,但對現在來說,有時畫面混亂反而是一種美,粗糙、混亂,不是很整齊的,到最後集合起來,還是展現了一種無與倫比的美感。

通俗就是生命力

 我會把小說跟電影合在一起來談後設這個觀念,很大的理由是說小說跟電影最精彩最相像的地方就在於敘述。回到《黑色追緝令》,它是斷裂敘述也是戲謔。塔倫提諾在這劇本中最厲害的地方就是把觀眾慢慢帶入劇情,一件事情接著一件,無論是電影畫面架構的處理和時空跳躍,都會在某個點上結束然後又發展到另一個點上。

 約翰屈伏塔在《黑色追緝令》裡面是非常具代表性的美國文化形象,也就是美國通俗膚淺的最經典代表,因為這裡面牽涉到的是塔倫提諾對約翰屈伏塔在《週末狂熱》中所帶給他的懷舊感,這種影片是最大眾和最精彩的,約翰屈伏塔就代表了某一時期的通俗文化,也是最經典的代表。

 而塔倫提諾對藝術的闡述,就回到剛開始時提到的,後設後現代主義的一定是通俗文獻,我們看他Pulp fiction這個片名本身就代表了他故意要走通俗,跟過去古典作品相比,他所使用的東西,大家會發現很有生命力,而這種生命力很多時候是傳統文學所沒有的。我們說其實台灣是最早走入後現代的地方,因為台灣是一個會萌發通俗東西,也是最有生命力的地方。

不簡單的parody藝術

 如果說你是一個有電影歷史感的人就會發現,其實《黑色追緝令》裡面用槍都是parody(滑稽模仿),我們在本片中一直到後來的《追殺比爾》,他裡面就動用到了很多這種方式,所以他那種用槍或服裝就非常滑稽,就是一種parody

 從後設電影來講,有人會說如果全部都是parody、抄襲,那怎麼能有自己的東西?其實我們講parody本身就是自己的東西,有時候創造固然是難,可是模仿得好看也不簡單,模仿也有可能成為一流,這就是後設要告訴我們的。

 所以你說他使用槍械的方式很精彩,她挑了一把武士刀也很精彩,這些都是塔倫提諾年輕發展過來的最愛素材,所以我們都可以看到他喜歡的品味在哪裡,我們也要知道後設一定是通俗的東西,比如說像王家衛的《花樣年華》,它是一個通俗的愛情故事。這邊我估計他都是現場,沒有原創,《追殺比爾》才有原創,裡面我們聽到1950年瑪麗蓮夢露時期的音樂,還有裡面鄔瑪舒曼他們回到西部之前聽的音樂,都是現場的音樂,所以包括音樂本身都帶有parody的成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沙鹿電影藝術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