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電影賞析】 (3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風櫃來的人》的背後意義

    《風櫃來的人》這部電影有幾個層面可以探討,一個是我們對於國片懷舊的感覺,一般來講,新銳的國片電影都是以《光陰的故事》、《兒子的大玩偶》為起點來談國片,但是我們從這一部開始談起,第二個是我們要從這部電影去追溯某一種前輩的精神,所謂前輩的精神指的是從世界的前輩角度來看,第三個是影片所留下來的記憶景觀,美麗島的時代是現代年輕人不可能有機會經歷的時代,在美麗島事件之後的四年,我們看到高雄的景觀,看到的是二十七年前的高雄,一切是那麼的雜亂,而導演在雜亂的市區景觀裡,塑造了一個世外桃源。

沙鹿電影藝術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侯麥

    楚浮在一九八四年去世,而一九八四年也是侯麥人生最高峰的時期,就當新浪潮運動的那些導演慢慢退出以後,侯麥接下了他們的棒子,成為法國一九八零年代的最佳導演代表。

沙鹿電影藝術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教育小說和公路電影

 在談《歧路》這部電影之前,我們先來談「教育小說」,教育小說這個觀念最早出自於十八世紀初的德國,其基本架構多以十五到二十歲的青少年為主,敘述青少年因經歷某些事件而獲得人生經驗,這些事件與經驗也深受環境影響,這個環境有可能是學校、家庭,或社會,教育小說就以這三者的關係(環境、經歷、經驗)構成一個青少年的教育過程。十八世紀的德國文學家歌德著有兩部教育小說,《威廉.邁斯特》和《少年維特的煩惱》,《威廉.邁斯特》也是第一部教育小說,它分成兩個部份,一個是《威廉.邁斯特的學習時代》,也是《歧路》這部電影改編的對象,另一個是《威廉.邁斯特的漫游時代》,這部分敘述主角經歷了教育的經驗之後,投入社會開始真正成人的生活。

沙鹿電影藝術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浪潮運動

 新浪潮運動,它是偶然產生出來的一個運動,是在一個因緣際會的情況下,幾個年輕人在安德烈.巴贊所創辦的《電影筆記》雜誌裡,宣揚新的電影觀念而產生的。這幾個年輕人裡,最有名的就是楚浮,也就是《四百擊》這部電影的導演,其他還有夏布洛、里維特、侯麥、高達等五人,他們在巴贊的電影雜誌裡,形成了一個新的團體,對電影提出新的觀念,他們除了寫理論、文章、影評之外,也能真正地拍出一部電影來。在過去影壇,包括好萊塢都覺得不可能有年輕人可以掌控一部電影的大局來拍電影,因為傳統的電影走的都是學徒制度,這衍生出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你永遠沒辦法創新,法國的電影業也面臨這樣的情況,很少有學徒出身到最後能變得有創意,或者有辦法展開新的局面,這樣的情況一直到一九五零年代的法國新浪潮運動,還有一九六零年代新好萊塢的萌芽,以及一九七零年代德國的新電影,才逐漸展開新電影的面貌。我們回顧這整個歷史潮流,發現一個事實就是這些電影改革運動的源頭都是來自法國新浪潮運動,所以就電影史來講,法國新浪潮運動是一個石破天驚的運動,雖然在當時不是那麼明顯,可是事後我們能發現到它深具影響力。

沙鹿電影藝術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這部電影是過去法國新浪潮運動以來,新電影的一個總結,它延續了台灣的新電影,延續了跟它平行一同崛起的羅馬尼亞新電影,所以這部電影可以拿來跟侯孝賢、蔡明亮的電影來相提並論,也可以跟《4月3週又2天》來相提並論。

土耳其

沙鹿電影藝術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把《斷背山》分成四個部份來談,第一個部分是愛情,它是一部很精緻精彩的有關男同性戀的愛情論述,其實有很多改編自文學的電影都是離不開對愛情的論述,第二個部分是宿命的失敗人生的論述,像大師級導演費里尼的《八又二分之一》、《推銷員之死》、《追憶似水年華》等,都是在描寫失敗人生的故事,第三個部分就是不能完成的愛情故事,不能完成的故事有兩種,一種是外遇,另一種就是偉大的愛情故事,從羅密歐與茱麗葉以來,幾乎所有偉大的愛情都是以悲劇收尾,最後一個就是斷背山的隱喻與象徵。

愛情論述

沙鹿電影藝術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羅馬尼亞電影《四月三週又二天》

 

沙鹿電影藝術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偽鈔風暴》的歷史背景

 

沙鹿電影藝術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的維梅爾

  

沙鹿電影藝術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竊聽風暴》的「男性英雄形象」

 《竊聽風暴》是二零零六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電影刻劃出典型的男性英雄形象,但隱藏在這形象底下的卻是反英雄行為。二十世紀中期以來,在西方文學或在電影裡,我們所看到的其實都是一種反英雄的英雄形象。一般所謂的英雄是不怕死、反體制,做出別人做不出來的英雄行徑,可是中國有句古語說:「識時物者為俊傑。」,當你面對強敵的時候,不要逞強,懂的進退,這才是真正的英雄,所以《竊聽風暴》的男主角謂他為二十一世紀的新英雄,可是當之無愧。

沙鹿電影藝術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觸犯同性戀禁忌的《墨利斯的情人》

 

沙鹿電影藝術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電影中的傳統倫理

 如果你讀過原著的話,你會發現電影跟原著差距非常大,除了劇中的人物角色之外,故事的主幹也差距很大,川端康成在原著裡面所展現關於六十幾歲老人的心理學,還有日本家庭倫理細膩的一面,在電影裡幾乎都沒看到,反而看到最多的、比較重點的就是男主角跟他的媳婦之間親密的關係,少見的公公跟媳婦的關係。電影裡的媳婦角色是由原節子飾演,在《東京物語》裡的媳婦也是她演的,基本上這部電影就是《東京物語》的延續,在《東京物語》中,她的丈夫死於戰爭,之後她沒有再嫁人,並與夫家一直維持親密的關係,公婆到東京旅遊時,媳婦在上班,還招待他們住在她那、照顧他們。在現代的社會,我想應該找不到這種媳婦了,其實這在傳統的日本很多,我相信在過去傳統的社會裡面也不少,比如說電影裡面、川端康成筆下的家庭,公公和兒子是在自家的公司上班,兒子每天都在外面花天酒地,而公公每天回來第一件事情就是讓媳婦幫他脫下大衣,幫他拿拖鞋、倒水,再遞上當天的報紙,這像是人跟人之間的一種倫理,特別是在家庭裡面。在電影裡,我們看到老闆每天一進入公司,就有個女祕書幫他脫衣服、掛衣服,但在公司上班根本沒有義務要做這些事。電影的故事背景在一九五零年代,當時的社會跟現在真的非常不一樣,電影傳達出日本的傳統訊息、社會變遷、倫理和人際關係的演變。在成瀨巳喜男跟小津安二郎的電影裡,我們看到最多的,特別是時間點設定在一九五零到一九六零年之間,將近二十年間,日本傳統的家庭倫理,傳統的人際關係,包括工作場合上的人際關係,甚至是傳統家庭倫理的崩潰,都是成瀨巳喜男跟小津安二郎常會處理的東西,以今天這部電影來說,男主角的角度就非常接近小津安二郎的最後一部電影《秋刀魚之味》。

沙鹿電影藝術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劉森堯老師電影賞析.JPG    

劉森堯老師,台灣東海大學外文系學士,愛爾蘭大學愛爾蘭文學碩士,法國Poitiers大學比較文學博士(肄),現任教於逢甲大學外文系,為八○年代到九○年代台灣重要影評家,近年重心則轉向文學。(資料來源:博客來書籍館)

沙鹿電影藝術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導演史丹利庫柏力克

 《大開眼戒》的導演史丹利庫柏力克的名氣很大,他與劇中男女主角湯姆克魯斯和妮可基嫚拍這部電影時,引起媒體很大的注目,普遍來說由史丹利庫柏力克這麼一位大導演來拍這一部簡單的電影是件很奇怪的事,這部電影之所以會那麼轟動也因為是庫柏力克的作品。他好幾年才拍一部電影,是一位大牌且和一般導演不太一樣的電影導演,他從來不交際,也從來不踏出家門。電影的背景在紐約,可是全片卻都是在英國搭景拍攝,包括街景都是用搭景的,就因為導演住在英國,也因為如此這部電影的預算就各花了妮可基嫚跟湯姆克魯斯兩千萬美金。《大開眼戒》是在一九九九年美國的暑假檔上片,票房不錯,可能妮可基嫚跟湯姆克魯斯這兩位大牌演員也替電影加分不少。在當年月時電影就完成了,也請了華納公司的老闆到英國看試片,那些老闆看完之後都很滿意,可是才剛給老闆看過第一個版本的試片,第二天庫柏力克卻因心肌梗塞在家中去世了,這個消息馬上充斥了歐洲媒體的頭版。

沙鹿電影藝術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魂斷威尼斯》維斯康提

 電影《魂斷威尼斯》是維斯康提一九七一年的作品,而他在一九七四年去世。維斯康提是一個很不一樣的導演,是一個越老越精彩的導演,他出生於一九零零年,是義大利最早的新寫實主義導演,在早期一九四零年他崛起後,建立了他在義大利影壇的地位,到了一九六零年,他發展出自己的美學觀,包含鏡頭美學,就這樣慢慢爬向高峰。他的作品有, 一九六零年的《浩氣蓋山河》、早期一九五零年最有名的《洛可兄弟》,和一九六八年他突然想要拍的文學名著卡謬的《異鄉人》,要將這本小說改拍成電影讓很多人不知所措,結果電影一敗塗地,票房、評價都很差,他也就沈寂了一陣子。一九七零年,他又突然宣布要拍托瑪斯.曼的中篇小說《魂斷威尼斯》,這消息引起影壇的震撼,第一、因為維斯康提在當時,已經是舉世聞名的導演,第二、托瑪斯.曼的東西在過去很少有人去動過腦筋,有一部改編自托瑪斯.曼第一本小說《布頓柏魯克世家》的電影就拍的很失敗,所以他要拍《魂斷威尼斯》的事,在世界影壇、文壇都是很盛大的事情,因為大家都想要知道他會怎麼拍。一九七一年電影上映後,得到很大的讚賞,票房也非常好,這部電影之所以成功是因為,第一、他找狄鮑嘉來演主角,第二、電影是英文發音,《魂斷威尼斯》的原著是德文,水都威尼斯則是在義大利,但如果你到了威尼斯,你會發現他們的共通語言不是德文也不是義大利文,是英文,所以維斯康提的做法是正確的。這部電影概括來講就是維斯康提的電影美學觀完美呈現,他的美學觀有兩個層次,一個是影壇上少有高品味場景的藝術觀念,像是對於宮殿還有高級豪華美工的要求,第二個是悲觀的美學觀,這點表現在原著作者托瑪斯.曼對於美的追求還有對於同性愛的追求。

沙鹿電影藝術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想拍《追憶似水年華》的導演

 在一九五零年代之後,想拍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的導演大有人在,但是有個問題,這本小說有七大冊,以結構來看其實有點凌亂,如果要將它拍成一部電影的話,還真不知道要怎麼拍,但在一九七零年有一位英國導演約瑟夫羅西,他拍了一部《一段情》,得到坎城影展最佳影片,他因而自信滿滿地想要拍普魯斯特的這本小說。其實約瑟夫羅西想拍這部電影想很久了,但是劇本還沒有著手,而且也沒有資金來源,一直等到《一段情》得獎賣座了,才有機會可以拍他心目中的《追憶似水年華》,他請來英國赫赫有名的戲劇家哈羅德.品特編這部電影的劇本,但在開拍前約瑟夫羅西卻死了。由於電影停拍,哈羅德.品特乾脆拿劇本去出版,他在序裡面寫了一段滿有意思的話,他說:「很多導演的心目中都有一部《追憶似水年華》,他們一輩子最期待要拍的劇作就是《追憶似水年華》,我就是為了劇本,把這七冊小說讀完,讀完了之後才知道什麼叫做偉大的小說。

沙鹿電影藝術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