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是一個門檻較低的影視創作,只要二、三個人分別當攝影師、導演和收音,但最主要的就是要找一個很好的題材,最簡單的就是從自己熟悉的題材做起。

深入其境與真實感

 以前拍紀錄片時拍一位婆婆,我跟她說我下禮拜再來找妳訪問,結果下禮拜她就穿得好漂亮還化了妝,我就說我是要妳做平常的自己,但一般人會覺得攝影機在拍,應該要穿體面點才會好看,可是我會認為這樣就失去原來的真實性。

 紀錄片的形式上較容易辨認,基本上它講求深入其境,攝影機就像導演或是創作者的眼睛去看故事本身和世界,像手持DV拍攝,後來也慢慢形成了一種手拍搖晃的風格。

 一般我們認為劇情片故事是虛構的,如果形式上它用我們剛講的手拍鏡頭的話,就很像紀錄片,所以我們稱這種劇情片叫做類紀錄片的劇情片,例如《搶救雷恩大兵》,一開始登陸諾曼地就是模仿戰地記者拿著攝影機,然後槍子彈打來打去,所以會感覺好像真實情境一樣。

類紀錄片的劇情片

 約翰葛里遜在30年代的時對紀錄片的一個定義是「對真實做有創意的處理。」這不是那麼精確,因為真實本身就是一個很曖昧的元素,何謂真實?光真實的定義就很多。

 現在還有很多劇情片跟紀錄片會混淆得非常厲害,近年來可以看到很多紀錄片跟劇情片漸漸越來越模糊,因為很多的技巧都在區分虛構和真實,也是這幾年紀錄片的趨勢。

《哈米維克的時代》

 這部紀錄片《哈維米克的時代》很好玩,也很典型,它是一個新聞事件,然後借用新聞影片、訪談還有一些照片來組成,還慢慢用倒敘手法說故事,高潮迭起,會被這部紀錄片所感動。

 1985年時得到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導演叫羅勃.愛伯斯坦,他主要描述70年代美國有個人叫哈維米克,是美國當代第一位當選舊金山市議員的同志,是個備受爭議的人,這部片就是在談人權。

說故事有很多方式

 紀錄片的題材不在於議題大小,而在於如何說一個好故事,我一直相信這件事,透過紀錄片這樣的創作方式來讓其它人知道自己所感興趣的人事物。

 我相信紀錄片是一個創作,創作就是跟你畫圖雕刻是一樣的,你有話要說,然後用什麼樣的方式表達出來而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沙鹿電影藝術館 的頭像
    沙鹿電影藝術館

    沙鹿電影藝術館

    沙鹿電影藝術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