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從近年來一些學者的論述中指出:社區概念在台灣的歷史並不久遠,如果80年代是社會運動期,那90年代便是社區的時代。當時台灣身在一片社區運動的熱潮之中,推動的力量有來自於民間自發的草根型社運,還有由公部門意志提倡的「社區總體營造」。這二十年來台灣經歷了經濟起飛、民主改革、媒體發展等一連串重大變革,政治的紛雜、實用主義、投機主義令人厭倦,取而代之的應是沉靜地思索生命價值與意義。

 事實上,台灣已有不少的文化工作者長期參與地方文史、空間和社區的發展工作。雖然目前的著述仍顯良莠不齊,但透過淺白的文字,蒐羅詳盡的文獻影像,不拘一格的行文模式,都再再透顯出旺盛的愛鄉情操。就筆者從事鹿港地方文化工作的經驗所知,除了少數為迎合公部門經費核銷項目的活動使用「社區」的字眼之外,老一輩的鹿港文化人向來不談社區而談「地方」。因為談起「地方」似乎較傾向自發的、草根的意志活動。自從我接觸到幾部以「地方」為題的紀錄片,便開始察覺另一種「地方」運動形式在鹿港萌發的可能性,他們秉持老一輩鹿港文化人自發性的堅持,以紀錄片的拍攝貢獻給鹿港。比如紀文章的《鹿港苦力》和陳怡君的《苦力藝術家》,都為地方文化工作與學界帶來許多值得反省和探討的議題。紀錄片作為一個被癥定的文本,為社區提供一個論述的平台,讓觀眾自己和影像中的自我文化對話,將文化的問題意識具體化。

二、「真實」的迷思:從事件真實到感受性真實

 曾有人問當真實的歷史鎔鑄在賽璐璐片上的影像時會產生什麼樣的化學變化?而現在以現實生活影像為素材的紀錄片又將為我們帶來怎樣的衝擊?

 首先,得先釐清「真實」的兩種面向,一為事件之真實,一為讀者普遍感受之真實。前者為歷史主義範疇,意味著追求絕對客觀「真實」之不可能,後者則指出,感受即真實現象的美學;但前者與後者卻常混淆我們對紀錄片「真實」的概念。紀錄片可被定義為一部透過有觀點的剪裁現實生活之影像作品,它的表現形式是美學的,因為它企圖達到觀眾感受之普遍性。一部好的紀錄片為當代生活創造了一面鏡子,它能在探詢生活意義的同時喚起共鳴,拍攝者就是一位真實生活的學習者,這個學習過程使人覺得自己真實的活著。

 我們通常忽略了幾個可能性,就是導演可能為了使漠然的觀眾集中注意力而偷渡了一些笑料或煽情的手法,然而這些作法卻也因為被觀眾視為「真實」處境(彷彿親身經歷)而產生效果擴大化作用。此點筆者則採較為開放的態度來看待,紀錄片導演作為一個有觀點的影像陳述者有其風格的選擇權與氣氛的營造權,並擔負著作品的成敗責任,因為所有的紀錄片作品終將面對觀眾並挑戰著觀眾(包含導演他自己)之感受真實性。

三、影像的存在形式就是詩

 如果回到起初所提的事件真實與普遍真實之區別,就可發現原來我們一直質疑的事件真實原本就是一種虛擬的真實。將原有影像視為零散的語言碎片,紀錄片的傳播是由導演將所拍攝之影像剪接癥定為文本,並經閱讀者進行解碼與重新詮釋的過程。此時,作者意圖與讀者的理解將有一定的差異,兩者之間的阿基米德點是文本,這也是所有詮釋的基本架構。

 無庸置疑,一切的意義癥定在文本自身,不可言詮之第三元素依然可由作者賦予並由讀者擷取,這是所謂之感受性真實,亦即詩性真實。紀錄片的詩性正是由於影像之不可言詮所賦予。紀錄片介於事件真實與感受性真實之間,與真實生活確實具有一種親近性與模糊性。可類比介於史和詩之間的史詩。

 進而從事件真實到感受性真實就是紀錄片美學化傾向的依據,展現的是歷史事件的詩化。進一步說,一部好的紀錄片就一部影像的史詩,紀錄片導演也就扮演著當代吟遊詩人的角色。紀錄片的詩性目的在幫助人們突破日常感覺的習以為常,人們透過對紀錄片的閱讀,從而對一種生活的麻木抽離出來,對原有自以為熟悉的事物有了新的感覺。透過紀錄片的閱讀與批評,社區居民必須具有詩性的批判能力,他們透過紀錄片重構自己的生活想像與認知,成為自身居住之歷史解釋的主導者和享用者。

四、對吟遊詩人的期待

 在上個世紀裡我們和影像一直處在極為緊張的關係之下,因為影像的出現威脅著文字世界的表述樣態。語言在思考與詮釋之間無法掌控的地帶讓影像有了發展的機會。上個世紀的我們快慰的消費影像,正如同印刷術普及後人們快慰的消費文字一樣。過去我們批判著電影工業,有很大的一部分是震驚於影像的魅力,並對之束手無策。隨著影像技術的普及,紀錄片工作讓我們發現了另外一種完全區別於電影工業的影像形式,他告訴我們面對影像最好的方式就是運用影像,即是以影像論述,以影像批判。這是影像在這個時代應肩負的基進使命。如前所述紀錄片導演就像吟遊詩人般的遊走於各地,重新發現屬於台灣的神話傳說,那是怎樣的一個「奧林匹斯山」呢?

五、結語

 在這篇文章裡我想說明的事情其實很簡單,就是當紀錄片進入社區後,並不在建構有關社區思考的抽象概念,不是為了提出某種意識型態的指導原則;而是期待透過紀錄拍攝將問題意識具體化,提出更深層的文化批判。至少,紀錄片這一形式已經啟發了鹿港與沙鹿這「二鹿」在地的文化工作的新面向,即鹿港學與系列影展的想像與實踐。紀錄片對地方文化工作的效應不容忽視,這是我的經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沙鹿電影藝術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